钦州市监察委员会组建挂牌以后,钦州市纪委监委着力于干部从“合”到“融”,切实做到“成一家人”、在“一口锅里吃饭”,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强大战斗力,让反腐败的拳头更快更准更狠,做足文章,促使改革效益最大化。
温暖,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同意转隶。”面对转隶,今年4月即将到龄退休的张海明声音干脆又爽朗。
“感谢您的理解、支持……”
这是市纪委主要负责人与即将转隶人员谈心谈话的一个缩影。
市纪委市监委全体干部首次集中见面会 (黎小兰 摄)
谈心、交心、暖心,凝聚人心。启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以来,钦州市逐级开展谈心谈话和干部家访活动,实现纪委机关干部、检察院涉改部门转隶人员谈心谈话全覆盖。
为加快干部思想、工作、业务等融合,通过对转隶人员“谈一谈”、个人档案“阅一阅”、原单位工作情况“听一听”、家中“访一访”等形式,并通盘考虑职务、年龄、工作经历、性别比例、教育背景、专业特长、籍贯等因素,钦州市纪委严格按照人岗相适、混合编成、突出主业、优化结构的原则,妥善做好转隶干部工作安排,促进纪委机关和转隶人员心齐、气顺、劲更足。
“纪委和监委合署办公,我们就是温暖的一家人了,大家要说一家话、干一家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在市纪委监委干部第一次集中会议上,钦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潘瑾兴代表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对转隶干部表示真诚的欢迎,明确转隶人员待遇不变,检察官员额制继续执行,给转隶干部吃下“定心丸”。
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班子成员(黎小兰 摄)
学习,为了更好地前行
“实行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分设,就形成了类似于银行的‘前台’和‘后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有利于强化纪委监委内控机制建设,从制度设计上构筑起‘防火墙’……”1月18日,在市纪委监委干部第一次集中会议上,潘瑾兴深入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及纪委监委机关职能设置的意义。
“我要进一步加强宪法和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尽快适应新形势需要,继续保持纪检监察干部的好作风好传统,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市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干部郑书通有感而发。
市监委转隶干部蒋戬说:“我要积极调整心态、尽快转换角色、主动适应新工作、迅速融入新环境。”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市纪委市监委将通过“每月一讲”、“业务讲堂”、专题培训班等学习平台,采取理论指导集中学、沟通交流相互学、以案代训实战学、激发兴趣自主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纪委监委干部集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执纪执法业务知识、法律法规运用知识,练好党言党语、纪言纪语、法言法语基本功,力求在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上实现融合,以此培养既懂纪又懂法,守纪律、讲规矩,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切实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实现“1+1>2”的良好效果。
市纪委市监委干部参加集中学习培训现场(黎小兰 摄)
廉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单位的廉洁文化做得真好,一进来就感觉到一股清风扑面!”走进市纪委监委办公区,“忠诚干净担当”“静以修身勤以养德”“严管就是厚爱”“打铁必须自身硬”等廉词、廉画和廉政格言、廉洁警句不时映入眼帘,转隶干部郑庆霖一边参观一边感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
市监委挂牌以来,钦州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强化干部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利用市纪委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及时传递中央、自治区及本市党风廉政建设动态信息;组建微信群,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机关文化融合。
同时,发放《钦州市纪检监察干部“五守则”“十不准”》、《家和万事兴-好家训好家规好家风故事画册》,让干部随时随地感受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将廉洁从政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继续加强廉洁文化的引领和熏陶,涵养钦州纪检监察干部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促进文化理念融合。”钦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促进好传统、好经验、好作风传承融合,以新的精神状态和更硬的工作作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拓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