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已行至后半程,专项治理必须一刻不停歇。1-6月,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337件,同比增长126%,乡镇扶贫领域立案215件,实现扶贫领域执纪审查全覆盖。245个党建和廉洁工作站上半年开展监督检查2635次,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33条,转立案150件,“镇纪委+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分片协作模式成效明显……
钦州市坚持问题导向,以一抓三年不变的思想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主动作为、精准监督体现政治担当、政治自觉,坚决落实“两个维护”。
强化责任担当 形成合力
市委多次以常委会议、专题会、现场会等方式,推动中央、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助推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市委书记对专项治理工作作批示、提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作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各级各部门以落实主体责任清单制度、一年两例会、工作月报、线索排查、直查直办、通报曝光和联动协同等七项制度为有效抓手,找准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专项治理往深里抓、实里做。
2018年第二季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现场(黎小兰 摄)
“专项治理”,关键在专。钦州市各职能部门紧盯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力度不够,问题线索发现能力不足,工作合力不明显等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工作机制,有效促进职能部门作用发挥。钦州市财政局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日常监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金融扶贫、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等方面开展自查,详实列出问题,对应制定整改措施;市民政局聚焦低保治理,试行“整村剖析”“个案解剖”,精准排查城乡低保对象7.2万多户19.3万人,追回资金近百万元;市审计局分期组织对2016年以来的扶贫领域项目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28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16条……
“千金重担大家挑”。各职能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在业务上精准发力,也在治理上承担主体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监督执纪问责 治出成效
“专项治理”,重点在治。钦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发力,“对症下药”。推行“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分区协作模式和“镇纪委+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分片协作模式,市县两级纪委和派驻机构直查直办,抓住“政策执行、项目资金、作风建设”三个关键点,聚焦扶贫项目资金、危房改造、五保低保资金等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多点发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337件;开设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处置“直通车”,市、县(区)、镇三级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扶贫领域联动大巡访,对重点问题线索加强督查督办;五届市委第四轮、县(区)党委第三轮、乡镇党委试点推行巡察行政村(社区)“三级联动”巡察,对基层党委和深度贫困村党组织进行扶贫领域机动专项提级巡察。
2018年6月14日,五届市委第四轮巡察第四巡察组工作人员核查台账资料(覃高翔 摄)
钦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易发环节,重拳出击,挺纪亮剑,形成高压震慑。灵山县平南镇平南村党支部书记何智骗取扶贫产业项目奖补资金,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浦北县三合镇桥头村5名村干部不认真履行职责受到查处;钦南区黄屋屯镇屯北村党支部书记石林珍收受农村危房改造户好处费被处分……
同时,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反扶贫工作纪律、作风漂浮等问题,坚决纠正,严肃问责。浦北县白石水镇派出所民警夏聃,钦南区水东街道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曾庆凛,钦北区大垌镇平山村委会原妇女主任梁日芬、原团支部书记欧家禧等因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流于形式,作风不严不实被严肃问责。上半年因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被问责105人。
剑指“微腐败”“雁过拔毛”、作风不严不实等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以实打实的成效取信于民,不少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到,“纪委动真格了,基层风气变了”。
加强警示教育 常态曝光
“村干部本应为群众办实事,办理危房改造项目却索要好处费,这样的坏干部就该严查……”“低保救助是党委、政府帮扶困难群众的活命钱,他们竟敢用手中权力虚报冒领,把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太不应该了,一定要曝光他们……”
今年6月,市纪委监委精心制作的“以案为镜”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巡展在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组织巡回展出,32个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例受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关注,面对一个个案例、一组组数据,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边观看、边讨论、边沉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敲警示之钟,充分用好扶贫领域反面典型,利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警示教育活动520多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达15.5万多人。
基层干部群众观看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巡展 (劳大煜 摄)
扶贫领域案例通报曝光“下基层”实现常态化。在各级媒体、网站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24批次58起,并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公告张贴、“小喇叭”等方式,通报到所在单位、所在镇、所在村、组,将专项治理成果宣传到基层“神经末梢”,强化通报效果,为脱贫攻坚战持续营造“不敢腐”的震慑氛围。
同时,紧密结合专项治理工作,以大宣传、大约谈、大通报为抓手,开展警示教育进“千村万屯”活动,召开警示教育专题会828场次,覆盖全市1030个村委(社区),重点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社区)“两委”干部以及村民小组长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向上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