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驻市工信委纪检组:靶向巡访治理农村低保领域腐败
2018年10月24日,市纪委驻市工信委纪检组到灵山县武利镇教马村开展扶贫领域大巡访 (朱凯 摄)
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中作风不严不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市纪委驻市工信委纪检组对监督单位2016年和2017年脱贫摘帽的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全面大排查、大巡访,共走访3个贫困村、48户贫困户和300多名干部群众,发现问题线索转立案4件。
针对没有扶贫任务的北部湾华侨投资区工委,纪检组督促指导其对下属国营丽光华侨农场在扶贫、低保、危房改造等国家惠民政策落实方面进行清理核查。核查发现,2012年至2018年4月期间,国营丽光华侨农场所辖三个管理区(行政村)有72名低保人员死亡后未及时退出低保,其家属继续领取低保金累计18万余元,其中仅凤凰管理区低保人员死亡后未及时退保就有26名涉及低保金共计105382元。核查中还发现该管理区干部存在在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优亲厚友等问题。纪检组立即将此情况反馈并约谈北部湾华侨投资区工委主要领导,要求其立即在辖区内开展低保领域自查自纠,限期整改。
截至目前,北部湾华侨投资区共清退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条件人员256户666人,追缴收缴多领取的低保金,上缴国库,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追责问责。
市纪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组: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发力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市纪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组提高政治站位,立足职责定位,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发力,以坚强的纪律保障推动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强化协同办案。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各县(区)公安局纪检组(纪委)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责任及工作重点,建立协同办案机制,各业务单位协同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对全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督促落实。
2018年12月28日,市纪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组部署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容林婷 摄)
排查问题线索。会同扫黑部门建立健全涉黑涉恶问题双向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督促业务部门报送上级交办问题线索处置情况和问题线索。建立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及查处情况每月汇总统计制度,对案件情况、查处问责情况实行台账管理,认真排查本系统开展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及时梳理汇总,加强核查督办。
明查暗访结合。主动担当,积极与督察、法制、各县(区)局纪检组(纪委)等部门联合监督,形成合力,共禁闭3人,抽检案件一批,核查线索4条。开展不定期扫黑除恶工作明查暗访和督促检查,深入两县两区基层派出所开展暗访5次,向市局提出加强扫黑队伍建设等意见建议6条。目前,全市扫黑部门排查涉黑涉恶线索243条,打掉涉恶团伙116个。
市纪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组:大数据为扶贫资金监管插上科技翅膀
2018年8月28日,市纪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组入户排查问题线索 (韦哲 摄)
“非建档立卡贫困户违规领取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9户非精准识别贫困户违规享受扶贫政策补助;11户精准识别贫困户家中新增财政供养人员已符合脱贫条件,但未及时开展脱贫认定……”通过大数据比对,扶贫资金发放不规范、贫困户认定不精准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驻市财政局纪检组及时将问题线索移送市纪委。
“大数据技术检查手段弥补了传统检查方式的不足,破解了项目申报过程中多头重复申报、项目资金沉淀等问题,拓宽发现问题线索的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助推监督更精准更有效。”驻市财政局纪检组组长刘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用好大数据检查技术,强化对财政资金、扶贫领域惠民资金监督,推动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市纪委驻市农业局纪检组:备案制度助推监督执纪问责
2018年12月30日,市纪委驻市农业局纪检组对市农业局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覃高翔 摄)
2018年,市纪委驻市农业局纪检组精准施策,紧盯单位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扶贫主管部门落实行政监管责任、干部作风及惠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建立涉农项目资金落实、巡视巡察整改等登记备案制度,扎实推进监督执纪问责。共处理办结扶贫领域来信来访5件,立案9件,处分5人。
驻市农业局纪检组建立完善各监督部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和帮扶联系村脱贫攻坚工作详细台账,内容涵盖帮扶村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册、各类惠民资金发放情况、领导干部开展扶贫领域自查自纠工作情况等方面内容,详细掌握监督部门年度扶贫领域资金开支情况、负责监督检查的扶贫项目资金情况以及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情况,进一步摸清底数,为实地查验提供理论基础。年内,通过日常督促、联动大巡访、农口系统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检查等方式,对10个监督部门联系的11个村291户贫困户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3次,走访50多户脱贫户。对检查、实地走访发现的27个问题,认真分析,综合研判、分类处置,及时督促监督部门整改落实。
对照巡视巡察发现反馈问题,建立各监督单位巡视巡察整改情况备案清单,与监督单位党委(党组)共同研究、逐一对照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建议。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对已整改问题进行公示销号管理,确保巡视巡察整改情况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市纪委驻钦州港区管委纪检组:坚持问题导向访出新成效
排查清退3000多名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
核查发现304户低保户死亡后未及时申请退出低保,家属还继续领取低保金问题……
2018年,市纪委驻钦州港区管委纪检组坚持问题导向,以扶贫领域中的优亲厚友、不作为、乱作为、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监管不力等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为确保巡访切实取得实效,纪检组重点对钦州港区管委、保税港区管委和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管委等监督单位开展扶贫领域联动大巡访。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协调钦州港区工管委相关部门抽调熟悉扶贫、财务、项目的干部组成8个巡访工作组,细化量化巡访任务及内容,明确工作标准、要求。及时培训工作队员,提前掌握巡访对象及其享受国家惠民政策资金等基本情况,对存疑问题提前标注列入重点实地巡访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018年5月15日,市纪委驻钦州港管委纪检组到犀牛脚镇岭脚村贫困户苏敬锋家中巡访 (温镜林 摄)
巡访中,工作队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到贫困户家中逐项查看脱贫户的实际情况,确认是否符合脱贫标准、是否存在假脱贫等情况。对个别全家外出务工或只有未成年人在家的贫困户家庭,工作组还通过电话访谈或向其邻里、亲属等知情人员了解等方式进行核对,确保巡访不漏一户,巡访面达到100%。共巡访2016年、2017年脱贫贫困户294户、脱贫村1个。
同时,纪检组每半月收集一次巡访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对属于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及时上报市纪委;对其他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督促相关单位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推动巡访工作取得实效。
2018年,巡访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3条,其他问题10个;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7件,给予党纪处分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