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山县纪委监委坚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利剑出鞘,多措并举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精准护航脱贫攻坚,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查处扶贫领域案件109件,其中乡镇(街道)立案85件,第一季度实现了各镇(街道)扶贫领域立案审查全覆盖。
警示教育:筑牢不可逾越的底线
“在本案中,原妇女主任因为理想信念缺失、存在侥幸心理,一步步走向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希望各位党员要以此案为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这是今年3月19日在新圩镇蒙塘村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大会上,该镇纪委书记蒙世豪通报本镇案例时说道。他用相关纪律、法律,对该镇蒙塘村原妇女主任梁汉英挪用扶贫资金案件进行剖析和点评,对全村党员进行了警示教育。
为了加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警示教育成效,灵山县纪委监委关口前移,将警示教育移到基层群众最前沿,进到群众家门口,要求各镇(街道)通报本辖区本部门查处的低保、危改等民生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案件发生根源,以案施教、以案明纪、以案说法,以案明纪,让基层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达到了“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震慑效果。今年以来,该县通报了7期扶贫领域典型案件,实现警示震慑效果最大化。
“观看这次巡展,特别是看到本地扶贫领域的案例时对我触动很大,警醒我要不忘初心、廉洁清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灵山县县直单位的一名党员干部在观看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巡展后感慨的说道。今年7月,该县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以案为镜”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巡展,巡展内容包括县、镇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例以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和履职不力受到问责等典型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守底线、知敬畏、坚持廉洁从政,并通过扩大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19个镇(街道)、100多个县直部门(单位)的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3万多人观看了巡展,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在全县营造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
灵山县还通过“十个一”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000多场次,组织观看《广西三起县级扶贫办主任严重违纪案件警示录》6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多份,全面营造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浓厚宣传舆论氛围,筑牢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
线索摸排:凝聚监督强大合力
“以前有问题反映要去到镇或者县去反映,现在好了,廉洁工作站经常来到我们村进行接访,在家门口就可以反映问题,真是太方便了。”今年6月30日,檀圩镇三合水村的黄子清在三合水片区廉洁工作站接访现场说道。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隐蔽性较强,往往难以发现。如何拨开云雾见真伪?灵山县强化线索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线索发现上做文章、下工夫,多渠道广泛收集扶贫领域违纪线索,为“精准”查处奠定基础。
发挥廉洁工作站作用,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纪委”。灵山县发挥87个片区廉洁工作站的作用,全面推行廉洁工作站“323”工作模式,强力抓好“每月一接访”“每月一下访”两项制度和廉政警示教育、约谈提醒、述职述廉等三项活动的组织开展,推动基层党内监督制度化、常态化,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纪委”,全县87个廉洁工作站收集问题线索143条,其中转立案64件。
“村里第一书记您认识吗?”“帮扶联系人今年以来入户看望过您吗?”......为准确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今年5月8日,灵山县委书记曾智冒着大雨,深入到沙坪镇苗实村、龙门村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促膝长谈,同时认真查看各项扶贫政策上墙信息和扶贫手册填写情况,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等情况。今年以来,该县开展了县领导、县镇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督查走访活动。该县领导率先示范,到扶贫一线开展督查走访活动,目前共走访了500多户,收集各类问题150多个;县、镇纪委开展扶贫领域联动大巡访,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带头开展蹲点调研,采取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进行明查暗访,查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贫困户住房、低保危改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目前,该县纪委监委领导蹲点调研,走访贫困户共47户,开展公开接访活动6场次,访谈镇、村干部150多人次,排查收集问题群众反映问题29条,为蹲点联系贫困村提出解决问题意见建议19条,督促问题落实整改10个,转立案查处2件。今年以来,该县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共21场次,接访4500多人次,政策咨询3800多人次。
灵山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深入已脱贫、预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巡查活动,采取实地查看、到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重点了解了宣传发动、线索排查、执纪审查、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等方面,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并现场收集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相关意见建议。目前已经收集了问题70多个,转立案3件。
灵山县授权19个镇(街道)党委(工委)对行政村(社区)、基层站所党组织开展巡察,构建起县镇联动巡察新格局,在巡察中高度重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的发现,并把贫困村作为授权巡察的重点。今年内计划授权巡察全覆盖全县121个贫困村,目前已开展巡察48个,共发现问题155个。
执纪审查:坚决铲除基层微腐败
“实行分片协作制度之后,我们镇纪委人手少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县纪委的统一协调下,我们镇纪委加快了对扶贫案件的查办速度。”灵山县佛子镇纪委书记陈成强高兴的说道。今年以来,该镇共立案18件,其中扶贫领域立案8件。
灵山县不断强化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分片协作联合办案机制,有效整合执纪反腐力量,“抱团”开展扶贫领域线索排查,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露头就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1-6月全县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共在扶贫领域立案85件,其中,立案15件的镇有1个,立案8件的镇有3个,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形成了持续震慑。
今年5月起,该县集中力量,利用3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推进月”活动,将县纪委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组分组分片核查问题线索,强力推进专项工作取得新成效。5-6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扶贫领域案件52件。
灵山县充分发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作用,各部门负起监管责任,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合力机制。如县民政局开展民政系统干部职工近亲属领取低保金核查清理工作,共清退7户24人;县人社局清查领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共15人,涉及金额共6.32万元;县教育局自查在职教师领取低保金、水库移民补贴等问题51人,并组织进行了清退。今年以来,共有3个专项治理成员单位向县纪委监委移交了问题线索5条,并进行了立案查处。
“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牢固树立一抓‘抓三年’的思想,敢于负责,主动作为,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灵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