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灵山县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到贫困户家里进行走访,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逐一核实,这是该县纪委监委推进“严监督、强作风、抓整改”护航脱贫攻坚行动,保证扶贫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为贫困户守住“钱袋子”的一个缩影。
严格监督,深入排查问题线索
坚持扶贫资金项目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灵山县纪委监委进一步聚焦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做实做细末梢监督,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该县纪委监委采取“1+2+N”工作机制(即1名县纪委监委领导分管联系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多个镇纪委、廉洁工作站等),县、镇、村三级上下联动、同向发力,派出6个工作组,重点对全县19个镇(街道)在产业扶贫奖补资金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直查快办。重点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选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扶贫车间建设补助资金、产业扶贫奖补资金等9个项目(资金)开展专项深度治理。1-4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4条,发挥廉洁工作站监督作用,全县87个廉洁工作站开展监督检查785次,开展谈话提醒206人次,下发廉情预警通知书19份。
斩断伸向贫困群众“救命钱”的黑手
“您如果发现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可以通过电话或者来信来访向我们举报……”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深入到乡镇向群众宣传信访举报知识。
该县纪委监委建立健全来信、来电、来访、网络等途道反映问题机制,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结合纪检监察干部下访活动,大力宣传惠农资金、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的政策及办理流程,公示举报方式,助力监督“无死角”。同时,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组织、扶贫、审计等部门的协作,强化层级联动,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严查快办,坚决维护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1-4月,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5件,其中产业奖补问题26件,低保、危改资金问题66件,其他问题13件,通报曝光典型案件10件,以零容忍的决心斩断伸向贫困群众“救命钱”的黑手。
强化以案促改,做好后半篇文章
“这起涉及扶贫领域的案例,也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及时整改到位……”在该县开展以案促改工作中,案发单位主要负责人这样警醒单位的干部职工。
该县纪委监委针对产业扶贫奖补资金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整改建议函等形式提醒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加强廉政建设、抓好问题的整改落实,从查处具体案件到推动制度建设层层深入,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提升治理效能。同时,以“五个一”的方式(开展一轮深度治理行动、集中查处一批扶贫领域典型案件、开好一场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排查一批扶贫领域廉政风险点)督促扶贫领域案发单位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监督。今年以来,该县开展警示宣传教育活动8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