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山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瞄准监督靶心,聚焦脱贫攻坚、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建设、民生保障需求等跟进监督保障落实,督促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担当,集中精力保稳定、促发展。
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压力传导到位
“我县实行‘一件事’套餐式服务模式后,申请人不再需要到多个单位来回跑,不需要多份材料多次补全多次领取,办事企业和群众获得证照所需时间平均提速了20%以上,实现‘只跑一次、办好多个事’。”近日,灵山县行政审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行政审批提速增效时说道。这是该县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该县将常态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三大攻坚战、民生保障等工作任务融入到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该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制定监督工作方案,建立监督清单,通过查阅资料、明察暗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强对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责任和压力层层传导到位。同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督促整改,以有力监督压紧压实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强化日常监督,精准发挥探头作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就业摆在首位。该县纪委监委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县纪委监委机关统筹协调、职能室加派驻机构分片检查、基层纪委一线监督的监督网络,深入推进日常监督检查常态化,积极稳妥推进“稳就业”。该县纪委监委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探头”监督作用,多次深入县人社局、县行政审批局等单位,通过查阅资料、谈话了解、实地走访等方式,加强对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不担当、不履职情况的检查,督促职能部门查漏补缺、力保政策落地见效。
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县财政局积极履责,细化落实上级扶持政策16条,促进稳投资、稳增长和复工复产,及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协调县内金融机构对接企业并提供融资方案,各金融机构共向县内企业融资、授信20多亿元,续贷和延期还款金额3.5亿多元,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派出3个监督检查组,开展复工复产监督检查16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2个,反馈、督促监管部门整改问题7个。在精准监督下,全县54个就业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复产,带动就业人数27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8人;通过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236人,落实岗位补贴143万元,落实贫困户交通补贴、稳岗补贴100万元。
强化专项监督,督促责任落实落细
该县纪委监委把专项监督作为监督的关键环节,紧盯群众关心的热点、项目资金风险高等违纪违规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以小切口大纵深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确保“六稳”“六保”工作责任落实落细。
该县纪委监委聚焦项目建设监督,走访项目建设工地6个(次),抽查农村饮水安全、危旧房改造等4个民生项目,发现问题7个,提出整改意见5条。聚焦脱贫攻坚专项监督,选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金、扶贫车间建设补助资金、产业扶贫奖补资金等9个项目资金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惠民政策落实落地,共排查扶贫领域问题74件,转立案125件。聚焦民生保障监督,督促县民政局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孤儿基本生活费以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强化对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1-5月该县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9333.2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2154.0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91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