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山县纪委监委坚持标本兼治,深化以案促改,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突出整改问题、健全完善制度,做实做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一张处分决定”变成警示教育“一堂课”。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处分决定“一张纸”变成警示教育“一堂课”,通过宣读处分决定、忏悔录、通报相关案情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举一反三,增强以案促改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通过组织开展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办廉政晚会等活动,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如该县陆屋镇召开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会,把违纪问题摆在台面,让参会人员知道当事人为什么违纪、违了什么纪、受到什么处罚,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该县开展警示教育进“千村万屯”活动80场次,举行专题党课活动72场次,12000多人接受教育,通报典型案例5起10人。
“一次案例剖析”变成纪法教育“一堂课”。把典型案件基本案情、当事人违反的党纪国法、行为定性罗列出来,从纪律、法律层面剖析案发的原因,分析违纪违法行为影响和危害,把纪律、法律条规讲明白,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形成有力震慑。如该县民政局认真剖析县低保中心原副主任余秋虹贪污城镇低保和医疗救助金488万多元的重大案件,强化纪法教育,对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认真排查梳理廉政风险点,进一步完善资金监管机制。该县在扶贫领域、民政系统、自然资源系统等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12场次。
“一次回访教育”变成思想教育“一堂课”。对受处分人员不定期、有针对性开展回访教育,根据受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和情节、处分类型、受处分期间的个人表现等,因人施策,做到回访前做足功课,制定回访方案;回访时根据谈话情况做好思想工作,收集相关信息;回访后掌握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工作动态,结合实际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该县共回访教育113人,达到“回访一人、改变一人、教育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
“一份纪检(监察)建议”变成专项整改“一堂课”。针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暴露出的系统性、共性问题,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案发单位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的方式,认真查摆剖析案发原因,认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案发部门针对查出的问题开展系统性专项整改,公开整改情况,确保问题整改落实落细。该县发放4份纪检(监察)建议书、整改建议函等,督促4个单位开展整改,督促指导9个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以奖代补特色产业扶贫实施办法等一批制度机制。
“一次整改监督”变成责任落实“一堂课”。为防纪检(监察)建议“一发了之”“一收了之”,县纪检监察机关对案发部门(单位)落实纪检(监察)建议、开展案后整改等情况进行严格跟踪督办监督,倒逼各项问题漏洞整改到位,压紧压实整改责任,推动以案促改工作落地落实。该县纪委监委开展专项督查8次,参与各单位以案促改会议10次,给出相关意见建议6条。